銅是人類較早使用的金屬。早在史前時代,人們就開始采掘露天銅礦,并用獲取的銅制造武器、式具和其他器皿,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。但自然界的銅大多以銅礦物存在,需經(jīng)選礦而成為含銅品位較高的銅精礦。
銅礦選礦工藝一般采用比較簡單的流程,經(jīng)一段磨礦,細度-200網(wǎng)目約占50%~70%,1次粗選,2~3次精選,1~2次掃選。如銅礦物浸染粒度比較細,可考慮采用階段磨選流程。處理斑銅礦的選礦廠,大多采用粗精礦再磨—精選的階段磨選流程,其實質(zhì)是混合—優(yōu)先浮選流程。先經(jīng)一段粗磨、粗選、掃選,再將粗精礦再磨再精選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硫精礦。粗磨細度-200網(wǎng)目約占45%~50%,再磨細度-200網(wǎng)目約占90%~95%。
致密銅礦石由于黃銅礦和黃鐵礦致密共生,黃鐵礦往往被次生銅礦物活化,黃鐵礦含量較高,難于抑制,分選困難。分選過程中要求同時得到銅精礦和硫精礦。通常選銅后的尾礦就是硫精礦。如果礦石中脈石含量超過20%~25%,為得到硫精礦還需再次分選。處理致密銅礦石,常采用兩段磨礦或階段磨礦,磨礦細度要求較細。藥劑用量也較大,黃藥用量100g/(t原礦)以上,石灰8~10kg(t原礦)以上。
銅是與人類關(guān)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,被廣泛地應用于電氣、輕工、機械制造、建筑工業(yè)、國防工業(yè)等領(lǐng)域,在中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于鋁。所以,銅礦選礦業(yè)的發(fā)展有利于促進社會的進步。